第一百三十二章 筹谋未来-《明末流民帅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种光道点了点头,没有再说说话,两人在屋子里各自想和各自的事情。

    种光道当然知道谈好的招安没错,之所以突兀的问这么一句,并不是想在头生那里得到答案,而是他慌了,自己跟自己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他对朝廷的局势恐慌了,因为他发现大明朝正发生的各种事情,都对应着一个王朝的末期。

    前世的人读书,会被各种思想教育,小时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,长到了就是努力工作奋力拼搏。

    古代的读书人也有一个思想,寒窗苦读数十载,齐家治国平天下。他是万万没有想到,到头来是他拉开了大明王朝丧钟的序幕。

    五味杂陈,这是他内心现在的真实写照,多数的伤感,还有一丝的自豪,更多的不舍。

    流民这些问题,其实都不是问题。成化朝,藩王渐多,土地兼并严重,当时一样灾害连年。河南,陕西,湖广,四川流民蜂拥而起,一样在荆镶地区造反。

    各处流入荆镶地区的流民高达上百万人,流民头领刘通也称王了。

    但是现在和之前最大的区别就是朝纲崩殂,官员们不做事了,这才是令人恐惧的事。

    头生则想着如何和商会谈合作的事。大明朝每年上百万石的粮食,茶叶,盐,铁等各种物资走私关外,这是头生最为看重的事情。

    陕西和山西,这两地是主要商队出关的路线,山西比陕西有地利,所以走私规模一直都要强过陕西。

    特别是辽东兴起的后金,多出了的一条销售渠道,让山西的商队规模凭空增了一倍。

    这让陕西的商行们羡慕不已,却因为地利,被山西的商人牢牢控制在手里,外人休想分一杯羹。

    大明朝一个大一统的国家,管控不住这种层面的走私,他陈天佑算哪根葱,更是碰都不能碰。

    因为他知道,这已经是一条成熟的产业链,养活了几十万上百万人。就像清朝的海运和漕运之争。

    漕运肯定比不上海运的,明明只需要几十条大海船的事,而每年几千上万条大小船,航速又慢,耗粮不菲,根本就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