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茯苓大婚后,曾嬷嬷也只做好“跟妈”的工作就行。 啥叫跟妈呢,就是主子去哪,她去哪。 好的跟妈要能说会道,要特别会察言观色,对方说那话是什么意思?有没有在行为上对茯苓失礼的地方啊,失礼了,茯苓要怎么体面的不丢王妃风范。就连茯苓去皇宫,这个跟妈也有资格陪同前往,且指挥陪同丫鬟如何伺候。 就可见,曾嬷嬷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茯苓无论在哪里,她就跟到哪里,要给茯苓伺候的妥妥当当。 景嬷嬷就不行了,因为她是“看妈。” 所谓看妈就是和男主人身边的大管家齐名,只是她是女主子这面的大管家,女主子的所有事情,从吃到穿,从内宅的琐事,到对外面铺子营生管事婆子的管理,她都要顾及。 先不说外面营生,就眼下只教导丫鬟方面,景嬷嬷就觉得很难。 毕竟这些收上来的丫鬟已经十几岁,没有一个是家养的从小陪伴小姐长大的。 她不好纠正十几年的习惯。 什么事儿就怕养成惯性,习惯很难改。不像那白纸一张,她能便于教导。 她不知晓丫鬟们会不会对宋茯苓有二心。 十几岁已经会思考事情,有自己的小心思和主意了。不好将“小姐是天、小姐是命”扎进每一位丫鬟的心里。 不过,宋家的情况摆在这里,景嬷嬷深知,再难也要教出来。 目前,景嬷嬷面前站的这三十六位丫鬟,已是经过一层层选拔,是黄龙府城、府城下面数十个县、各县下面数百个村,被查过户籍、查过家庭情况,从两千人中脱颖而出的了。 而且在选拔时,也将能考察的都考核了。 由宋知府配合。 宋知府派大量人手,先是海选,又是初选,初赛、复赛,一通折腾,“经费”白白烧出去许多银钱。 当爹的心啊,简直操心**了。 就比方说,最初海选,宋福生安排秦主簿登场,专门彻查丫鬟们的背景,刷掉一批。 接着下一场又让丫鬟们答卷。 像是小姐已然做错了事,你也知道小姐做错了,你该怎么办? 告诉小姐这样做不行?答案不对,刷掉。 答案没公布,答案在宋福生心中。 正确的打开方式应是,丫鬟要帮瞒着。 看看茯苓在做错的那件事情上是否还存在漏洞。赶紧通知他闺女合力补上。 问题五花八门。 到复赛时,那时候就已经刷掉好些人了。 宋福生又安排闺女站在某处,从天而降非常大的假石头,就看闺女身边的丫鬟们,有哪些不要命的扑上来,哪些吓的哇哇叫退缩。 当最后没剩下多少人时,宋福生就安排钱佩英带着景嬷嬷登场。 那时,钱佩英撇着茶叶沫子,示意景嬷嬷开始考试。 到最后一关,景嬷嬷就开始问房里的事了。 景嬷嬷也没想到,还可以这样考验丫鬟们。 当时考的问题有,当听到房里,男主子和女主子吵起来了,作为丫鬟要怎么办。 男主子和女主子冷战,不说话了,作为丫鬟你要不要打听男主子行踪告诉小姐。 等等,许多许多问题。 恩,以及,男主子对丫鬟要是眼神不对,就是那方面的眼神,甚至提出来,你要怎么做。 最后这个问题,钱佩英差点儿呛着。 佩英同志万万也没想到,景嬷嬷还会举一反三。 这问题不是她出的,她心理是抗拒她家珉瑞是那种风流孩子的,连想象都觉得无法想象。 当然了,有许多考核,丫鬟们还没有经过培训,不可能回答的严丝合缝。想要培养出非常优秀的丫鬟,要经过特训。 这些“入职”前的考核,用宋福生的话就是,不过是先了解一下三观是否一致。 想事情做事情,三观要是不一致,咋教也没用。 他就稀罕女儿身边全是护短的丫头。 他闺女不糊涂,用不着丫鬟教对错。 在宋福生看来,茯苓身边,包括陆畔身边,倒是应该少一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奴仆。 奴仆长时间跟着,日日在耳边念叨这些,他家俩孩子够正直的,再仁义下去就要成俩小傻子了。 就以前这些,景嬷嬷全程跟着,全看在眼中。 她就更用心了。 目前,她早已教会这三十六位丫鬟基本技能,熨烫衣裳、叠衣裳、调香料,铺床等等,还有每日教识字,就可想而知速度多快。 还在继续让丫鬟们练习走路行礼,不过是为了让丫鬟们从骨子里养成一举一动间的习惯。 这不是学会就行的。 在宋茯苓眼里,就像是军训练习正步走似的,你说谁不会走路?又为何军训从头练到尾啊。 没错,茯苓心里拿学规矩当军训练。 这不嘛,她吃完西瓜消食过后也开始了。 和三十六位丫鬟们同时进行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