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可没人想让自己的仕途多出这么个巨大的污点。 诸葛亮见众人说的差不多了,羽扇一压,现场再次恢复了肃静。 他笑眯眯道:“公子言之有理,诸位既然也同意,那便立即筹备。倘若再有阻挠者,严惩不赦!” 大领导拍板之后,会议结束。 不过此刻与来时却不同了,成都的官员们无论品秩大小,路过刘禅身边时都要打个招呼寒暄两句。 一副很热络的样子,虽然他们大部分人,刘禅连名字都叫不上来…… …… 待回到诸葛亮办公的屋子门口,刘禅本欲告辞,不过军师却又出声相唤。 只见他回到房中,自案几上取来一个丝织布袋,从中拿出了一本“纸质书”交给自己。 这个年代纸张已经有了,但因为质量、成本和产量问题,仍然没有得到普及。 诸葛叔手中的书,是用昂贵的上好左伯纸书写而成,又以针线缝装成册。 只见诸葛亮将书递过来,笑道:“此乃亮闲暇时手抄而成,公子偏爱军事,研读此册当会有所裨益。竹简沉重,久读手腕疲惫。布帛绵软,不便翻阅,是以用纸抄写。” 刘禅接过书,上面以雄浑大气的笔体写着《六韬》。 他一时语塞,不知该说些什么。 闲暇时……诸葛叔这个工作狂所谓的闲暇时,一般都已夜深人静了。 堂堂益州一把手,处理完繁杂公务之后还要亲自给自己抄书…… 翻开书册,其中贴心的标注好了断句。 三国时期还没有标点符号,没有老师的寻常人就算识字、又得了典籍,无人传授的情况下,想自己读懂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。 除去断句,在正文旁边还有诸葛亮以小字书写的批注。 他对这本书的理解,也全都倾囊相授,写在了这本手抄书上。 刘禅鼻子有点酸。 除去后妈和赵叔,对自己最好的便是诸葛军师。 和蔼却又严厉,即使最艰难时期也不会疏于教导自己的诸葛叔,比许久见不上一次面的老刘更像一个望子成龙的父亲。 老刘确实把自己的教育交给了诸葛叔,但他可没让对方做到如此地步啊? 历史上的刘禅,怎么就不争气呢? 眨眨眼,刘禅将差点没忍住的眼泪强行憋回去,朝诸葛亮自信一笑。 好在,自己已不是那个扶不起的庸才了! 第(3/3)页